發布日期:2022-07-26
文章來源:財聯社
日前A股多家PCB上市公司交出2022年上半年“成績單”。根據已出爐的業績預告來看,PCB廠商盈利能力分化明顯。
受益于原材料價格企穩及下游汽車電子帶動,部分PCB制造廠商上半年盈利顯著增加;不過受疫情、消費電子端需求低迷等因素影響,產業鏈多數公司訂單不飽滿、業績承壓。
當前多家上市公司對后市持觀望態度,頭豹研究院分析師陳天朗表示,“目前看下半年消費電子端的形勢仍不容樂觀,預估消費電子類PCB訂單將出現縮量,不過汽車用PCB領域景氣度高漲,預計與頭部整車廠有深度合作的車用PCB廠商會有較為優異的表現?!?/span>
多數公司業績承壓
PCB產業鏈上游為玻璃纖維布、銅箔、環氧樹脂等原材料及覆銅板的生產環節;中游為PCB制造;下游系各類電子產品生產環節,涵蓋通訊、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控、醫療、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
據財聯社記者梳理,涉足電子級玻纖布、銅箔、覆銅板制造等上游環節的宏和科技(603256.SH)、金安國紀(002636.SZ)、超華科技(002288.SZ)上半年業績均出現下滑,歸母凈利方面同比降幅最高逾八成;中游盈利能力分化明顯,龍頭鵬鼎控股(002938.SZ)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13.93億元-14.57億元,同比增120%-130%,在一眾廠商中脫穎而出,此外除世運電路(603920.SH),多數PCB制造廠商業績承壓,甚至出現虧損。
超華科技人士稱“覆銅板訂單相比去年差很多,除了消費電子方面,下半年情況如何還要看疫情等因素”;中京電子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其實整個行業今年都不是特別景氣,公司目前訂單總的來說還好,但也沒有達到飽和狀態?!鄙孀鉖CB、覆銅板業務的超聲電子(000823.SZ)證券部人士亦表示,“覆銅板訂單情況比去年要差”。
金安國紀業績預告披露,覆銅板產品銷量和產品價格均同比下降較大,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較多。其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上半年覆銅板產品價格下降,主要是受宏觀環境變化,需求下降、市場競爭激烈,只有通過降價來營銷。因為覆銅板是電子電路的基礎材料,中國又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下半年情況如何還是得看宏觀經濟恢復得如何?!?/span>
隨著手機換機周期拉長,去年下半年以來消費電子景氣度回落。2022H1全球智能手機、PC及平板電腦出貨量均出現一定程度下行。
展望下半年,陳天朗表示,“下半年一般是消費電子的傳統銷售旺季,但今年在通貨膨脹、俄烏戰爭的影響下,歐美經濟衰退跡象明顯,消費電子行業恐將出現旺季不旺的局面。部分消費電子大廠也相繼下修今年的出貨預期以及財測目標?!标愄炖收J為,今年消費電子較為明確的機會應該會出現在蘋果產業鏈上,預計深度鑲嵌在果鏈中的PCB廠商的訂單能見度相對較高。
“含車量”高企業受益明顯
汽車電子領域市場需求近年來快速增長,已成為PCB發展的中長期增長點。
陳天朗表示,“車用PCB的增長動能來自于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擴張以及單車用PCB價值量提升,如電控VCU、MCU、BMS系統及電池 CCS、FPC系統都會增加汽車對PCB的使用量。汽車電氣化進程中,整車廠市場份額預計將重新洗牌,會給予國內PCB廠商切入頭部電車品牌供應鏈的新機會?!贝饲爸刑┳C券研報亦指出,車用PCB隨著汽車電動智能化趨勢需求激增,未來“含車量”高PCB企業受益最大。
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共完成260萬的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20%;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57萬輛,同比增速達141%,環比增35%,滲透率達26%。陳天朗稱,“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在技術進步、車型豐富、政策明確的基礎上將快速提升,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會達到3000萬輛左右?!?/span>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相比普遍面臨凈利下滑局面的同行業上市公司,PCB制造廠商世運電路受益于下游汽車電子訂單占比較大,上半年凈利增速頗為亮眼,前述邏輯無疑得到印證。
世運電路證券部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汽車電子領域訂單充足,其實現在整體市場景氣度不算高,主要是消費意愿不是特別高,不過汽車板塊受到的影響沒那么大?!?/span>
據悉,當前特斯拉系其最大的汽車終端客戶,去年公司已獲特斯拉光伏、儲能等產品項目供貨資質,實現批量供貨。實際上不僅世運電路,包括東山精密(002384.SZ)、滬電股份(002463.SZ)、景旺電子(603228.SH)、勝宏科技(300476.SZ)、四會富仕(300852.SZ)在內的眾多廠商當前亦在積極布局汽車電子業務且已進入汽車領域大客戶供應鏈。下游營收以通信領域為主的深南電路(002916.SZ)日前亦對外指出,汽車電子是重點拓展領域之一,其汽車電子PCB南通三期工廠產能爬坡進展符合預期。
原材料傳導或于Q3顯現
站在成本端,去年銅等大宗商品漲價,帶動PCB主要原材覆銅板開啟提價浪潮,由于PCB廠商成本轉嫁效果不佳,不少PCB廠商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而隨著宏觀經濟衰退預期疊加供需轉向,今年6月銅價高位回落。行業分析指出,隨著本輪漲價周期的結束,PCB企業盈利能力迎來修復拐點。
在陳天朗看來,“LME銅現貨結算價從Q1進入下行通道,較年初有近1/4的跌幅。另外環氧樹脂因供應充裕,下游需求恢復緩慢,價格跌勢加大。直接材料成本壓力減緩,會使得PCB廠商的毛利得到進一步釋放?!?/span>
不過原材料價格企穩的傳導并非“立竿見影”。
前述世運電路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上半年業績增長,有一部分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下降。我們對原材料的反應基本上會延后一個季度,按二季度的趨勢看來,原材料價格還是在往下走,最起碼三季度還是會對我們帶來正向影響?!?/span>
景旺電子證券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Q1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原因之一即受到原材料價格影響,”我們一般有2-3個月的屯庫,去年9、10月份銅價在高位,1、2月份消耗的是去年囤的較貴的庫存,所以成本較高。原材料價格下降的影響應該在今年三、四季度。
有行業人士指出,大宗商品價格變動向下游傳導通常需要2-3個月,加之疫情反復,傳導周期或進一步延長。不過超華科技方面亦指出,原材料價格一直在波動,上半年的影響在正常范圍內,很難說下半年毛利水平就會有明顯提升。